8月9日是七夕佳节,可是南京江宁一对新婚不久的小夫妻却高兴不起来。新娘小张在刚办完喜宴的第三天就被查出身患直肠癌。昂贵的医药费让这个小家庭快支撑不下去了。
新郎小聂,山东人,80年出身,在江宁一家企业打工。两年前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同样来江宁打工的外地姑娘小张。14年底,两人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是在老家办完喜宴返回的途中,小张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竟然是结肠恶性肿瘤。
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随后在女方家办的喜宴上,新娘缺席了,只有新郎一个人参加。做完手术后紧接着又是化疗,小张一度感到非常绝望。因为手术加上化疗已经花去了三十几万费用。这几乎把两个农村家庭的积蓄都化光了。现在虽然她看上去比以前乐观许多,可今年7月经过复查,妻子的病情不容乐观,有转移的嫌疑。
小夫妻俩目前租住在江宁中前社区泥塘村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屋内。现在医生建议妻子要立即住院继续接受治疗,可一个疗程的费用还需二十多万。这让他十分苦恼。让他感到特别内疚和遗憾的是,虽然他们领过结婚证也办过酒席,可由于妻子结婚三天后就在看病,两人一直没有时间拍婚纱照。
“现在想补拍也是有心无力了,钱都要留着看病用……”说到这里,小聂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虽然妻子没说,但他也知道拍一套婚纱照是妻子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愿望。之所以不说,是因为她不愿让丈夫为她的病情感到更多的压力。
小夫妻不离不弃,共度难关,这份爱让人感动。但是癌症对人们身心的危害是巨大的,到中晚期,治疗效果也没有早期好,只能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下面来了解下直肠癌的相关知识,早期预防吧。
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有:
一、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所谓西方饮食被认为与直肠癌发生有关。西方国家是大肠癌高发地区,直肠癌发生率高,这些居民如移民至直肠癌高发地区,饮食结构改变,则发病率随之增高。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使粪便中甲基胆蒽物质增多,可引起胆酸分泌增加,被肠道内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不烃,此两种物质均为致癌物质。纤维素量减少,又使粪便通过肠道速度减慢,使这些致癌物质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增加,而导致癌变机会增多。
二、腺瘤癌变:瘤性息肉可癌变,腺瘤可分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3种类型。管状腺瘤发生率高,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腺瘤中有遗传性的家族性发性腺瘤,被视为癌前病变,一般在30岁以后发病,但也有在20岁以前发生癌变者。
三、遗传因素:在直肠癌患者家庭中,有很多都有癌肿的家族史,也有不少消化道肿瘤,由于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患癌病人体内由遗传得到一种易感性,加上某种激发因素,使组织细胞生长迅速,就会发展成为癌,细胞遗传基因突变,变为具有遗传特性的恶性细胞表现为癌肿的家族史。
四、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隆病等由于肠粘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粘膜沉积,慢性炎症刺激致癌变。
痔疮与直肠癌便血有不同
有痔疮与患直肠癌都会便血,虽然都是便血但是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别。因为痔疮是由于痔血管团离肛门口很近,甚至就在肛门口,所以会表现在病人便前屏气用力的时候,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缩,挤压血管团破裂,出现滴血,甚至喷血,所以痔的出血特点:是新鲜血;便后,肛门括约肌反射性收缩,再次滴血,血是和大便分步排出的。
直肠癌引起的便血是直肠中肿瘤破溃以及肿瘤细胞的脱落,所以直肠肿瘤的出血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喷或滴出来的,而是混在大便中,不会是鲜红色,而是暗红。此外,肿瘤不只有破溃出血,破溃面还会附有大便,会继发感染,造成炎性渗出物增多,出现黏液,所以直肠癌便血特点是:黏液暗红血便,便血混合。当然,距离肛门非常近的低位直肠癌有时也会表现为鲜红色血。
肠息肉是直肠癌前兆
发现了肠息肉不及时处理很容易恶变成直肠癌,尤其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不及时处理恶变率更高。但有家族史的人群并不代表都会遗传直肠癌,不过要注意加强筛查。
目前主要筛查的方法是肠镜。建议50岁以上人群把肠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具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常规体检需要提前到40岁。如果肠镜检查显示肠道状态良好,可相隔5~10年再做肠镜检查。若肠镜检查发现有息肉,就要尽快把息肉切掉,术后1~3年内再做一次肠镜检查,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
排便改变或是肿瘤侵犯
医院郑伟达教授表示:便意频繁、便前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这些都是直肠癌的表现。当癌肿侵犯致肠管狭窄,初时大便变形、变细,当造成肠管部分梗阻后,有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的不完全肠梗阻表现。肿瘤侵犯膀胱、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肿瘤侵犯阴道时可出现结直肠阴道瘘,阴道流出粪液;肿瘤侵犯骶骨及神经时可出现骶尾部及会阴部剧烈疼痛;肿瘤侵犯压迫输尿管时可出现腰部胀痛;肿瘤还可压迫髂外血管出现下肢水肿。
直肠癌的饮食护理
一、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油脂,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油脂。饮食中的油脂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使正常细胞早期变异,而演变成肿瘤。无论是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尽可能减少。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胆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而助长癌细胞生长。由此可见,高脂肪的饮食与直肠癌肿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二、增加膳食纤维素摄入。膳食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原因可能是因为膳食纤维素的吸水性较强,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降低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大肠癌的危险。因此,在维持主食量不变的前提下,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如魔芋、大豆及其制品。
三、摄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不可小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注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医院治疗肿瘤采取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中医是一个整体治疗的过程,它偏重于治本,通过整体调节,标本兼治,消除机体内癌细胞的生存环境,可以有效地起到预防复发转移的作用。郑伟达教授表示,手术、放化疗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而中医药不但本身副作用较少,而且通过解毒、补益、活血顺气、平衡阴阳等,能够抑制或解除手术、放化疗遗留下来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