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文学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授奖辞

散文、科幻文学、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授奖辞

湘女的《好想长成一棵树》以温情简练的笔触讲述人与树的故事。民风与民俗、文化与历史亦刻录于树的枝叶与年轮。作者如一位慈祥宽厚的护树人,丰茂自然与淳朴民风在她的回忆中细密地铺展开来。

马传思的《奇迹之夏》兼具严谨的科学之思与温暖的情感色调。作者努力将“核心科幻”精神融入少儿科幻,展开人类生态的科幻前瞻,赋予少儿科幻以思想与诗意。

吴岩的《中国轨道号》是童年记忆与中国人的航天梦想紧密交融的梦幻奇境。真实的历史与科学的推想构成奇境的骨架,人性的光辉构成了奇境的血肉。在保有纯正科幻惊奇感的同时洋溢着童真与童趣。

徐瑾的《坐在石阶上叹气的怪小孩》对孩童的情感状态有着真切的同情和理解,语感干净明亮,想象轻盈跳脱。“生物之以息相吹”,健全的生命来自于和其他生命之间平等友善的交流。

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好想长成一棵树》《奇迹之夏》《中国轨道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授予《坐在石阶上叹气的怪小孩》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青年短篇佳作奖。

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

湘女《好想长成一棵树》

《好想长成一棵树》

作者:湘女

出版社:晨光出版社

获奖感言

我在湖南湘江边出生,在云南红河边长大。我生活的这个地方位于云南南部哀牢山区,全名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所有对于生命、生活及至对于人生的启迪,都源自这片自然纯粹、万物有灵的土地。我在这里聆听花开花落,在这里遥看日出日落;我在哀牢山间穿行,认识着无边无际的树;我在红河岸边漫步,看赤红的河水漫过沙砾。我和那些勇敢无羁、目光干净的少数民族孩子一起,在梯田上奔跑,在篝火旁狂舞,在太阳下劳作,在月亮下唱歌……

写作《好想长成一棵树》,正是出于一种从小就被镌刻在灵魂里的自然情结,想通过“树”这样一个具象的存在,找到心灵与大自然的融合点,通过诗意的艺术手法,展现出一种纯真的境界,向孩子们传达一种自然心态,生命意识,通过对“树”的描写,来表现不同生命的运行轨迹,以及自然生命之间相互依存、友善或竞逐的纷繁关系。

我爱孩子,也爱文学,我爱生活,更爱美。这些爱的元素组合,成为我创作儿童文学的基点。立足云南,贴近自然,放眼未来,我力图以这样的创作姿态,来表达我对自然,对儿童,对生活,对生命,对这个世界的种种感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chijiaoz.com/hbyx/14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