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情事》
年11月09日星期三北京青年报
◎作者:谭先杰◎中国妇女出版社◎年7月出版
“宫颈糜烂”就像花开花谢一样,不“糜烂”反而不正常了、不年轻了
我的地盘位于子宫和阴道之间,全名叫作“子宫颈”,为了亲切些,叫“宫颈”也行。尽管属于女性内生殖器官之一,但妇科医生在检查时是可以看到和摸到的,这就给宫颈癌的筛查和早期发现带来了机会。可以这么说,成年女性只要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防癌筛查,要在我的地盘上发现晚期宫颈癌还真不容易,在西方发达国家,晚期宫颈癌已越来越少了。
我的地盘是兵家(人乳头瘤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必争之地,尤其是所谓的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和扁平鳞状上皮交界的地方(称移行带)。先谈谈宫颈炎症吧,它可由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或者微生物的因素引起。
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如感染淋病后)是急性宫颈炎的表现;糜烂、那氏囊肿、息肉是慢性炎症的表现。急性炎症一般需要治疗,大的宫颈息肉如果引起不规则出血,通常需要摘除;但对于宫颈纳氏囊肿,如果没有白带增多的症状,不治也罢,只是不好看而已。再说了,谁看呢?
特别说说宫颈糜烂。有的女性一听“糜烂”二字,脸都红到脖子根了,感觉比窦娥还冤!其实,它是一个极其常见的现象,已婚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与作风基本没有关联。目前认为,宫颈糜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女性宫颈组织在性激素作用下的一种反应。甚至有人说,“宫颈糜烂”就像花开花谢一样,不“糜烂”反而不正常了、不年轻了。
尽管如此,如果宫颈糜烂引起同房后出血、白带多或者不孕,还是应该治疗的。而且,虽然现在已经不说糜烂会发展成癌,但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前病变在肉眼上很难区别。所以,对糜烂进行治疗(激光、微波、冷冻)前都应该做防癌检查。
那么,我们再说说宫颈癌前病变吧,它是由特殊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癌前病变的诊断过程已有定式,称为“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三阶梯。通常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作为筛查,寻找恶性细胞的线索,异常者再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体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活检)。
常见的宫颈TCT异常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在活检报告中,报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2级和3级,CIN3是癌前病变的最高版本,尽管离癌仅一步之遥,但仍不是癌!
简单说说宫颈癌,它是人乳头瘤病毒高负荷、持续感染的结果,是由未治疗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成。宫颈癌的分期非常细,大体说来,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各期又分为A和B两个亚类。
所有宫颈癌都可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称放化疗),仅在部分患者中考虑手术,包括年轻患者、早期患者(Ⅱ期A以前)、希望保留卵巢和阴道功能的患者。这样说是为了消除那些认为医生不给做手术就没有希望了的误解!对于宫颈癌而言,放化疗与手术同等重要或者更为重要。
实际上,我的地盘我一点儿都做不了主!能做主的是您——定期防癌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恰当治疗!因为,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V感染),由于有较长的癌前病变过程,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讳疾忌医不可取,过度恐惧没必要。
听完了宫颈的这番自我表白后,很多女性朋友都会松一大口气。但是她们说“宫颈糜烂”这个词还是让她们感到非常别扭。宫颈糜烂究竟是不是健康问题?与生活作风是否真有关系?(连载二十二)
《子宫情事》
年11月10日星期四北京青年报
◎作者:谭先杰◎中国妇女出版社◎年7月出版
新的观点认为,宫颈糜烂并非真正的病,它很可能是女性宫颈的生理改变
“宫颈糜烂”是一个曾经让无数良家女子脸红心跳的名词。但现在认为,宫颈糜烂可能是一种并不存在的疾病,是一种被误读,更是被不良医生利用的名称,是一桩堪比窦娥还冤的公案。那么,实情究竟如何,且听宫颈糜烂的自我辩护吧。
“宫颈糜烂”是一个在妇科门诊经常听到的名词,我曾经在某医院听到过一位“医生”这样“教导”病人:“你的宫颈啊,已经被虫子吃掉大半了,糜烂得不行,再不治疗就会得宫颈癌!先用我们的阴道系列治疗液清洁,然后给你做臭氧除菌、纳米修复,让它光滑如玉……”而另一方面,网上的一些医生一直都在对宫颈糜烂进行声讨,认为宫颈糜烂是一种完全不存在的疾病,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任何针对宫颈糜烂而进行的诊疗行为都是忽悠病人的。一时间,宫颈糜烂到底是不是病、会不会发展成为宫颈癌、该不该治疗引起了广泛讨论。
其实可以这么认为,宫颈糜烂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目前医学上大多数人认为的宫颈柱状上皮移位,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宫颈在不同雌激素水平作用下的表现。第二种是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的宫颈糜烂。这两种宫颈糜烂都不会发展成为宫颈癌。第三种是由于特殊的微生物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同时合并的宫颈糜烂,是宫颈癌前病变的表现。所以,对于宫颈糜烂,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认为是重病而吓唬病人,但也不能完全认为其不是病而不重视。即使是前两种宫颈糜烂,如果有白带异常和接触性出血,也需要治疗。而对于第三种类型的宫颈糜烂,更是需要重视,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做相应处理。
一如既往,还是让宫颈糜烂自己来做呈堂证供吧。
人们称我为“宫颈糜烂”,我很不自然。因为“糜烂”二字总让人产生作风不正之类的联想。实际上,尽管宫颈糜烂与性生活之间的关系的确说不清、道不明,但是糜烂的严重程度却与是否有多个性伴并没有直接联系。换句话说,一个性伴可以使宫颈很糜烂,而有多个性伴者其宫颈未必糜烂。
以前我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宫颈糜烂是宫颈炎症这一黑恶家族中的骨干成员,其他成员还包括急性宫颈炎(宫颈充血水肿、白带多、异味等)、慢性宫颈炎(白带多、异味)、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等等。甚至还认为,如果不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就会发展成为子宫颈癌。
目前,我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新的观点认为,宫颈糜烂并非真正的病,它很可能是女性宫颈的生理改变,权威专家们甚至建议废弃“宫颈糜烂”这一疾病名称。但是,不用说您本人,很多医生目前也还不能接受这一观点。
另外,对于宫颈糜烂会发展为宫颈癌的观点,目前也进行了修正。实际上,引起宫颈糜烂的原因有多种(病毒的、细菌的、激素的、物理或化学的因素),而宫颈癌则是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这种特殊病毒的结果。换句话说,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可以表现为宫颈糜烂,但只有由HPV感染导致的糜烂才会发展成为宫颈癌。
我承认,人们重视宫颈糜烂是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前病变或者与宫颈癌在肉眼检查上很难区分。因此,对于宫颈糜烂,在进行治疗前都需要先做宫颈防癌检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连载二十三)
《子宫情事》
年11月11日星期五北京青年报
◎作者:谭先杰◎中国妇女出版社◎年7月出版
需要明确,HPV感染只是发生宫颈癌的必要条件
当然,如果这种甚至不再称为病的宫颈糜烂引起了令人难受或难堪的症状,如白带多、白带带血、性交后出血,合并感染引起白带异味或者引起不孕,等等,还是应该治疗的。
目前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和物理治疗(冷冻、电凝、激光、微波等)。对于轻度的糜烂,药物有一定效果;对于中度到重度的宫颈糜烂,通常需要物理治疗。再次强调,治疗前需要做宫颈防癌检查。至于那些名字动听、价格数千甚至上万的治疗宫颈糜烂的高科技方法,除非您十分有钱,否则缓缓也罢!
简言之,你们需要重视我的存在,但也没必要太拿我说事儿!陈述完毕,Over!
很多到我门诊的女性朋友说,听完了“宫颈糜烂”这番自证清白的呈堂证供后,才明白这个将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医学名词根本不是个事儿。但公正地讲,对于宫颈糜烂,也不能一概都说没有问题,比如本回开始所说的第三种类型的宫颈糜烂,也就是由特殊的病毒引起的、宫颈呈糜烂外观的宫颈癌前病变甚至早期宫颈癌。在多个正式场合,我们都听到“人乳头瘤病毒”这一大名,但私下有人不屑地说,它就是个小山贼而已。到底情况如何?不妨浓墨重彩请出这位朋友做个自我介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条件,两者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该发现获得年诺贝尔医学奖。但HPV自己说,与其他病毒(引起肝癌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艾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相比,它就是个小山贼而已,且听它如何真情告白。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病毒感染与肿瘤的关系受到广泛重视。先前人们已经清楚,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人类肝癌的发生明确有关,西方国家在接种了肝炎病毒疫苗后,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近年的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德国科学家祖尔·豪森的这项发现获得了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因此,通过对HPV感染状态及其引起的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测,以及更提前一步的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早期发现、治疗甚至消灭宫颈癌。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其中有54种可以感染生殖道黏膜。依据人乳头瘤病毒与癌瘤的关系,感染肛门生殖器的人乳头瘤病毒可归类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型。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常常出现在良性病变中,如HPV6、HPV11;中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存在于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则通常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灶中,如HPV16、HPV18型可在大多数宫颈癌,一些肛管癌、阴茎癌和阴道癌中检测到。
需要明确,HPV感染只是发生宫颈癌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一般而言,如果不感染HPV,就不会发生宫颈癌(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但HPV感染并不是宫颈癌发生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并不是感染了HPV就会发生宫颈癌。这很好理解,因为任何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都是病原体与人体防御系统博弈的结果。实际上,女性感染HPV是一种很常见的事件,据估计大约40%的女性在一生中会遭遇感染HPV的机会,但80%或者更多的女性会在半年内自动清除病毒,只有在那些免疫功能有问题,或者频繁大量接触HPV的女性中,才会形成持续的HPV感染,后者中一小部分会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如果没有被发现和治疗,一部分会发展成为宫颈癌。
(连载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