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医学及传统中医对疣的认识:
(一)、人乳头瘤病毒的特点、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
人乳头瘤病毒(HPV)属于DNA病毒乳头瘤病毒科,是一组嗜上皮组织的小双链DNA病毒。HPV病毒感染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仅感染人的皮肤和黏膜上皮引起上皮的增生性改变,并且不同型别的HPV对身体不同的部位的皮肤和粘膜的嗜向性不同。是一种常见疾病,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有多型,多数相对无害,不引起任何明显的症状,可以自行消失。
人乳头瘤病毒的生活周期具有不同于其他病毒家族的特点,即感染必须发生在具有增值分化能力的表皮或黏膜上皮细胞才能进行。它们利用上皮细胞的分化来调节复制。病毒颗粒通过微小的创口穿过皮肤、黏膜的上皮层,感染位于基底膜上的上皮干细胞。
病毒的感染包括体表及阴道、子宫颈和肛管在内的生殖道上皮和黏膜。
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类型可以分为直接性接触传染和非接触性传染
1、直接性接触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HPV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与性行为因素有关。
2、非性接触传染:
⑴接触物品传染接触物品传染是指健康人可能通过接触HPV感染者用过的毛巾、内裤、盆等生活用品而被传染;
⑵医源性传染医务人员在为HPV感染者进行检查、激光、冷冻等诊疗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则可引起医务人员自身被传染。同样,医务人员在为健康人或非HPV感染者进行检查或治疗时,由于医疗器械等消毒不严格则可将被HPV污染的器械用于健康人或非HPV感染者而造成HPV的传染;
⑶烟雾传染一些研究发现在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时产生的烟雾中有HPV存在,这提示含HPV的烟雾可能成为HPV引起尖锐湿疣的传染途径。
⑷母婴传染尖锐湿疣母婴传播途径有以下三种途径,第一是在生产时传染,第二是在宫内感染,第三是在婴儿出生后与其患有尖锐湿疣的母亲密切接触传染。在这3种途径中,多数学者认为是在生产时传染,即孕妇将其HPV传染给胎儿是在生产过程中婴儿通过被HPV感染了的或有尖锐湿疣的产道所致。
⑸自体接种传染在临床上发现患有外生殖器或肛门尖锐湿疣的患者,因其手常接触尖锐湿疣后在手部或通过手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皮肤黏膜而引起尖锐湿疣。
(二)、子宫颈癌与HPV的关联
1、现代医学对子宫颈癌的认识:子宫颈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危型HPV感染是最重要的因素。有学者这样比喻,HPV是种子,其他危险因素是营养,子宫颈移行带是土壤,三方面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导致了子宫颈的发生。
2、传统医学对子宫颈癌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宫颈癌的发病多与早婚、早产、多产相关,造成肝肾亏虚,冲任损伤,加之肝气郁滞,脾虚湿生,湿热下注或外受湿毒,阻塞胞络而成。“诸带不离乎湿”,故本病病位在肾肝脾,病因以“湿”为主,可兼气滞、血瘀及毒聚。随病程进展继而损伤冲任,带脉失约,湿浊下注,故见崩中漏红,带下赤白青黑。但凡此种种,均为致癌的外在条件。《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医宗必读》云:“积之成,正气不足,而后邪气锯之。”《华佗中藏经》曰:“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万病生焉。”中医称子宫为“胞宫”,宫颈为“胞门”或“子门”。元代朱丹溪在一病例中描述,一妇人“糟粕出前窍,溲尿出后窍,六脉皆沉涩……,三月后必死”。生动地描述了宫颈癌晚期形成阴道膀胱瘘、阴道直肠瘘的临床表现。另外《外科正宗?阴疮论第四十方》中载:“……阴中腐烂,攻刺疼痛,臭水淋漓。口干发热,形削不食,有此证者,非药能愈,终归于死亡……”。指出了该病预后差的特点。说明是由于人体正气内虚,机体免疫力低下,才使外邪长驱直入,客于体内,变生恶疾。
(三)、现代医学认为:疣是病理性赘生物,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均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三者都有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皮突延长等病理改变
各种类型疣的特点:
1、扁平疣呈米粒及芝麻大扁平隆起的损害,表面光滑,色浅褐或正常皮色。
2、传染性软疣初起为米粒大、半球形丘疹,中心有小白点,逐渐增至如绿豆大,境界明显,质硬,中心凹陷似脐窝,呈灰白、乳白、微红或正常皮色,表面光滑。损害数目不定,少数散在,或数个簇集,不融合,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
3、寻常疣初起为米粒大小,微黄色角化性丘疹,中央可见一针头样小红点,逐渐增至绿豆大小,圆形或多角形乳头状隆起,边界明显,质硬,表面粗糙呈刺状,灰白,污染或污褐色。初发常为1个,长期不变或不断增多,邻近者互相融合,有时可自身接种。
4、病理组织学检查尖锐湿疣镜下呈外向性生长,增生的乳头小而密集,表层细胞有角化不全或过度角化;棘细胞层高度增生,有挖空细胞出现,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特征性改变;基底细胞增生,真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二)、祖国医学对人乳头瘤病毒的认识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类古老的病毒,年,从我国湖省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该书早于《内经》,为先秦所著)中就有关于灸法除疣的记载,日:“……尤(疣),取蔽蒲席若藉之弱(药),绳之,即燔其末,以久(灸)尤(疣)末,热即拔尤(疣)去之。”采用灸法治疗疣疾,真可谓开了古代针灸美容的先河,可以说这是关于针灸美容的最早记载。
《灵枢?经脉篇》中有“虚则生疣”的说法。对疣的病因病机亦有论述;
《内经?灵柩?经脉》说:“虚则生疣”,然而,虚在何脏?综观历代中医文献,认为肝胆风热、或怒动肝火、或淫气客肝,均可致使肝经血燥,血不养筋,筋气不荣,风邪外搏肌肤而生。古人素有“肝肾同源”之说,肝火偏亢,暗灼肾水,肾气不荣,筋失濡养,造成疣赘丛生。
《黄帝内经》的灵枢第三卷经脉第十: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于龋聋,虚则齿寒痹膈,取之所别也。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在广州越秀区,三元宫,有一座鲍姑宝殿:供奉鲍姑宝殿。鲍仙姑,东晋女道士,精医术,擅灸。取越秀山红脚艾,灸赘瘤,瘤应手坠地,日久活人无数,后人感其德遂设祠祀之。鲍姑诞三月初三日。这段文字记载了东晋时代,用灸法治疗病毒疣的故事。
隋?《诸病源候论?疣目候》云:“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尖锐湿疣属于中医所谓“千日疮”范畴。古时称为“臊瘊”。《灵枢?经脉》篇有“疣目”、“千日疮”、“枯筋箭”之称。而祖国医学对发生在肛门及生殖器部位者鲜于记载。生于两阴皮肤黏膜交界处的疣由于湿润、柔软,形如菜花,污秽而色灰,故民间有“菜花疮”之称。现代中医则予以定名,赵炳南名之曰“瘙瘊”,俗称“臊瘊”。
宋.《圣济总录》曰:“疣目,著艾柱疣目上,灸之,三状即除”。
明.《薛氏医案》日:“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容淫气所致”。其病名有“千日疮”、“瘊子”、“枯筋箭”等,生长在下阴部的疣谓“臊瘊”或“尿瘊”。该病成因主要是房事不洁,或外阴卫生不理,感受湿热淫毒和秽泱(秽浊)之邪,日久蕴积搏结于皮肤黏膜所致。若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湿气固脾,或劳累过度,房事不洁,均可导致脾气亏虚。
二灸法的原理及作用
原理: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概括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艾用于灸法,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灸法也和针法一样,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三、灸法治疗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感染疾病的方法;
(一)治疗病毒疣的方法:首先选择最先出现或最大的疣,选取高纯度的艾绒,做成比疣体稍小的“宝塔”形艾柱,放置在疣的表面上,用线香轻轻点燃,此为一壮,待一壮燃尽后,再点一壮,连续七壮为一个治疗单元。对于比较大的疣,可以适当多灸,数十壮都可以的。但在颜面、皮肤暴露的地方,疣比较小的部位,可以采取一次、最多三次为一个治疗单元,多次以后,疣体可以自然脱落,直至痊愈。
(二)治疗女性子宫颈HPV感染的方法:
女性子宫颈HPV感染,参照中医妇科的带下病来治疗即可。我们一般采用无极保养灸基础穴为主要选穴,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酌情添加,一般增加,曲骨、次髎、三阴交穴即可。一般教会患者家属操作,需要坚持施灸2-3个月,方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四、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女 36岁,疣体位于右眼睑上方,靠近印堂位置,突出皮肤约25px,大小等同黄豆般,病史近十年。触之无任何不适,偶有微痒感,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寻常疣,病人主动要求用灸法来治疗,取来细艾绒和线香,把艾绒捻成半个米粒大,放在疣体的表面,用线香点燃,第一壮燃尽,病人仅有微疼感,于是继续施灸,燃至第三壮可见疣体表皮发黄,七壮过后,病人没有任何不适,疣体表面变的凹凸不平。以后每天一次,连灸五天,疣体比灸前萎缩了少许,疣体周围有脓液外渗,疣体松动,为防止出血,嘱病人不要用手去触摸,灸到第七次,疣体表面结下薄痂,灸到第十次后,病人晨起洗脸过程中,疣体自然脱落,无出血、渗液等情况发生,留有一小凹陷,四周皮肤稍有发白,两月过后,患处未留瘢痕,恢复如正常皮肤。
病例二
女,18岁,右脚趾及指腹,有三个疣,最大的有黄豆大小,最小的绿豆般大小,病史三年,采用过药膏涂抹,贴肤等治疗无效,年6月,到市级皮研所做免疫办法治疗,后经人介绍来治疗,选择艾灸治疗。由于脚趾皮肤较厚,天天走路摩擦,施灸3次后,无任何改变,后給病人做好思想工作,每次施灸数十次,每周两次,一个月后,大疣体,表面疣体渐渐变小,不再突出皮肤,再灸后,出现小凹坑,疣体和周围组织有分离感,出现“肉刺”,两个月后,留下少许疤痕,其余的疣体全部消失。
病例三、女性、33岁,患有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INIII级,锥切术后)医院检测HPV阳性,西医让她用抗病毒栓剂,不信药物能治疗。经他人介绍,看后,推荐她采用灸法来治疗此病,她每天坚持艾灸,时间长达4个月,她原来腰酸、月经有血块,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甚至消失。HPV病毒检测前后对比,病人欣喜。
四、总结与体会
(一):治疗体表病毒疣的体会
1、体表的各种疣(扁平疣、寻常疣、尖锐湿疣等)都可以通过灸法来治愈;
2、不同部位的疣,艾灸时间不同,黏膜、组织疏松的部分容易脱落,可以灸少些;手掌、脚底相对比较慢,可以做灸几壮;
3、用艾灸来治疗疣,具有花费少、成本低、效果好;
4、不留疤痕、操作方便、甚至自己可以治疗;
5、不出血,不感染,不会化脓;
6、不复发、根治彻底;
7、可以在门诊学会,自己施灸,充分体现中医的――方便、简单、廉价、高效。
(二):治疗子宫颈HPV感染的体会
《内经》上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艾灸,提升人体的“正气”,扶正祛邪,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不正是灸法治疗子宫颈HPV感染的理论基础吗?目前我们国家女性HPV感染率是比较高的,有的文献报道,某市已婚女性感染率高达21%。当然,很多女性HPV感染的同时,也伴有妇科的其他问题,通过艾灸,可以“顺带”一并调理,一举多得。艾灸治疗子宫颈病毒感染,简单易行,方便在家操作,疗效肯定,容易清除体内的病毒。
依据笔者以往经验结合临床实验研究成果,小结小艾柱直接灸治疗各种疣,使用灸法来治疗女性宫颈HPV感染引起的上皮内病变
采用上等金艾绒,做成小艾柱,直接放在疣体上,用线香点燃艾柱。对于女性宫颈的HPV感染,在体表穴位直接灸。
小艾柱直接灸治疗各种体表疣,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清除子宫颈的HPV感染
小艾柱直接灸治疗各种体表疣,疗效较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对于子宫颈的HPV感染也可以有效干预。
参考文献
[1]谢锡亮谢锡亮灸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35-36.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4]吴焕金,严洁,余曙光,等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针灸杂志,(1):1-6;
[5]张舒雁,马泽云,曹毅,陶茂灿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10月第36卷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