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想要美丽绽放离不开健康的卵巢。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22.5万新发卵巢癌病例,死亡人数高达14万。而我国在过去的10年间,发病率增加了30%,死亡率则增加了18%。
卵巢癌虽然不是妇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种,但却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被称为女性第一“凶”癌。目前,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预测卵巢癌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及早干预,减少发病风险。
卵巢癌居妇科肿瘤死亡率第一
卵巢癌可发生于女性任何年龄,高发阶段在40~70岁,其中以50岁左右绝经前后的中年妇女最为多见。由于卵巢位置较深,常规妇科检查手段难以发现早期病变,致使卵巢恶性肿瘤一直是妇科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卵巢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总的来看,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癌的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此外卵巢癌的发生还与地区差别、种族区分和饮食习惯等相关。
卵巢癌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早期症状,如果女性出现了如腹胀、背痛、胀痛或不适、腹围增大、便秘、疲乏、尿频或尿急、不能正常进食、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就应该警惕卵巢癌。
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
卵巢癌比乳腺癌和宫颈癌更为凶险,是因为7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而且死亡率很高。
卵巢深居于盆腔,看不到、摸不着,即便肿瘤标志物检查也没有较好的特异性。单纯的妇科检查,包括查体、影像学B超等都很难发现。一旦患者感到腹部不适、疼痛、腰围突然增大等一系列症状是再检查,大部分患者已是晚期。
而卵巢上皮性癌是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原因就是缺少有效的筛选方案且早期患者无症状,70%以上病例就诊时已为晚期,目前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0%~40%,晚期患者长期生存率不超过30%;而早期患者却可以达到70%~90%。
卵巢癌治疗是在手术尽可能满意切除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的基础上辅以术后化疗,但遗憾的是晚期卵巢癌治疗后仍可能复发,预后效果不乐观。
基因检测有助早期发现卵巢癌
江西龙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防治卵巢癌的关键是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
人体内有一个被称为BRCA的基因,是抑癌基因,一旦突变,人体就丧失了抑制肿瘤的功能。BRCA突发类型达数百种之多,与人体很多癌症的发生都有关系,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乳腺癌、其次是卵巢癌。资料显示,BRCA基因突变,不仅使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87%,罹患卵巢癌风险也高达50%。
年龄、家族史、未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都会增加卵巢癌的风险,但家族史仍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一位女性的家族中无卵巢癌患者,那么她一生中发生卵巢癌的几率大约为1.4%(1/70),但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罹患癌症的风险会增加11%~39%。
目前美国、欧洲一些国家都推荐对所有上皮性卵巢癌进行基因检测,即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看体内是否携带BRCA1/2突变基因,进而提早确认自己是否有患病风险。
45岁以上女性可查查基因
研究显示,BRCA1/2基因突变女性接受预防性卵巢切除能够减低80%的卵巢癌、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患病风险。
建议45岁以上,有乳腺癌病史,家族中母亲、姨妈、姐妹等有卵巢癌病史的人医院或检测机构做BRCA基因检测。
如果发现BRCA基因发生突变,即可归为卵巢癌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应定期接受妇科医生的检查和指导,以早期发现卵巢癌,通过早期治疗,能大大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已经诊断为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也应做BRCA基因检测,如果为阳性,可适时采取针对BRCA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治疗,也能延长生存期。
在基因分子生物学还未完善的年代,医学界无法将卵巢癌进行仔细的分子分型,因此对大部分卵巢癌患者只能采取单一的治疗方案。如今,现代科技和医学进步开启了“精准医学”时代,即对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分子分型和重新分类,这为卵巢癌治疗实现个体化分层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息日报健康说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