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生活尿液色味量异常,提示

正常排出的新鲜尿液呈浅黄色,这是因为尿液里含有一种黄色的尿色素的缘故。由于人体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和排出的尿色素一般都是比较恒定的,因此尿液的颜色不会变化很大。正常人1天尿量为~ml,其中男性每天~ml,女性~ml。刚排出的尿液有特殊的青草芳香味,久置后因分解,而出现氨气味。很多患者是以“尿液异常”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此时要警惕相应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尿液的颜色、气味及尿量异常这3个方面分别叙述,希望能给基层医师在疾病的初步判断时提供些许提示。尿液的颜色异常白色尿白色尿常见于脓性尿、乳糜尿和盐类尿。脓性尿:是由严重泌尿系统化脓感染引起的,尿液呈乳白色。脓性尿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肾脓肿、尿道炎,或严重的肾结核。乳糜尿:是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尿色白如牛奶。乳糜尿一般是阵发性的。乳糜尿中有红细胞时,叫做乳糜血尿。在乳糜血尿患者的血液和尿液内,有时可找到微丝幼(即幼丝虫)。盐类尿:多发生于儿童,冬季常见。尿液呈米汤样,多为尿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或尿盐酸,放置后易沉淀,如把尿液放在瓶内加热后会马上变清。盐类尿属正常生理现象,可不用药而自愈,关键是要多饮白开水。黄色尿

指尿呈黄色或深黄色,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食胡萝卜,服核黄素、痢特灵、灭水滴灵、大黄等,可出现尿液变黄的情况,一旦停止服用,随即消失,无需多虑。●常见的发热或有呕吐、腹泻症状的患者因水分随汗液或粪便排出,尿液就会浓缩减少,而尿色素的量没有改变,导致尿液颜色变黄。●当尿液黄得像浓茶时,则可能是肝脏或胆囊有了病变。正常情况下,胆汁外排的道路有两条:一条从尿道排出,一条从肠道排出。当肝脏或胆囊病变,胆汁到肠道的通路被切断时,胆汁就只能从尿道排出,尿液里也因胆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黄色了。肝炎早期还未出现黄疸时,常常可以看到尿液颜色深如浓茶,这往往是肝炎的早期信号,值得重视。蓝色尿偶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蓝色尿多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如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注射亚甲蓝针剂或服用美蓝、靛卡红、木馏油、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停药即可消失。这种因服药而引起的蓝色尿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多虑。无色尿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尿崩症的信号,应注意鉴别。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患者,如恶性疟疾患者的“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种患者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血红蛋白等,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另有少数患者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色尿,停药后即会消失。此外,黑色尿还可见于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棕褐色尿(如同酱油颜色)可见于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剧烈运动后尿液也可呈棕褐色。有时睡眠起床后尿液呈棕褐色,这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特征。如果棕褐色尿液出现在吃青蚕豆以后,就要警惕“蚕豆病”,这种患者的红血球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当食蚕豆后即发生棕褐色尿,并有疲乏、头晕、恶心,皮肤及眼睛发黄,应及时抢救,以防不测。红色尿尿色变红,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医学上称“血尿”。血尿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上百种疾病可以引起血尿,要正确诊断并非易事。根据血尿及伴随症状可作出初步判断●如果血尿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这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在作崇,如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甚至白血病等,血尿不过是全身出血的一种表现。●如果血尿伴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损害、多脏器损伤时,可能为结缔组织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等)。●如果血尿伴有高血压、浮肿、蛋白尿时,多为肾小球肾炎。●如果血尿伴有腰腹部隐痛不适,尿急、尿频、尿痛者,多为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如果血尿伴有腰部胀痛或一侧腹部绞痛,以肾、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痛得辗转不安时,多为输尿管结石。●如果血尿伴有排尿不畅、费力、小便滴沥排出,在老年男性,多为前列腺肥大,在中年男性,则要考虑尿道狭窄、尿道结石或膀胱肿瘤。>50岁的患者突发无痛血尿时,应高度警惕恶性疾病。>50岁的患者发生肉眼能见或显著的显微镜血尿时,无论男女,都暗示泌尿系统可能存在着病变。尤其是突然发生的无痛性血尿,多数是肿瘤侵蚀尿液排出管道引起溃破出血的表现,稍有怠误,就会永远失去有效治疗的时机。●老年人泌尿系肿瘤,75%为恶性病变,它们的共同特点均为排尿全过程血尿。●来自肾肿瘤的出血,不经任何治疗常可自然停止,使患者误以为病已痊愈而停止继续就医,间隔数月或数年后,再次发生肉眼能见血尿时,癌症已到晚期,并多已向病变器官周围或更远处转移。●由于肾出血首先经输尿管下排,所以,常在通过输尿管时形成长条状凝血块;膀胱部位病变出血,则血块较大且不规则。●膀胱肿瘤出血,两次间隔时间较肾肿瘤短,排尿次数也较正常稍有增多。国内外学者们研究公认,大量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十分高,对这类老人的无痛性血尿,尤应提高警惕。其他可引起血尿的常见疾病50岁男性前列腺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改变,影响尿流通畅排出,可继发膀胱黏膜和前列腺感染、充血,也可因此引起静脉破溃产生无痛性血尿,应与膀胱肿瘤相区别。老年妇女无痛性血尿的另一常见病是尿道肉阜。其特点为尿中含血量较少,且常伴有厕纸新鲜血迹;长期慢性尿道炎史;排尿欠畅,尿流分叉,尿道灼热不适;医生肉眼直视即可见位于尿道外口内的紫红色肉芽样增生组织,多为球形或半球形。本病为良性病变,经电刀切除、尿道扩张术和消炎即可治愈。此外,像过敏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和泌尿系统邻近器官(如阑尾、直肠、结肠、子宫、卵巢)病变时也可引起血尿。尿后滴白由于这种症状多同时伴有尿频、尿道刺激症状以及腰部酸痛、头晕、失眠、性功能减退、阳痿等症状,故大多数患者常将这种尿后滴白的现象误认为是遗漏了精液,把它称为“体亏”的病根,以致背上思想包袱。事实上,尿后滴白并非精液遗漏,而是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流出来的白色分泌物为前列腺液,并非精液。过度饮酒、受凉、会阴部受伤,不正常的性生活,频繁的性冲动以及长途骑自行车、骑马,均可导致前列腺充血、瘀血,是促使前列腺产生炎症的重要因素。遵医嘱或服用抗生素,配合内服中药可治愈此病。尿液气味异常要注意的是,辨别尿的气味应用新鲜尿液。尿液放置过久后,由于细菌繁殖,尿素被分解后便产生氨味,会影响观察效果。氨味说明尿在体内已被分解,是膀胱炎或尿潴留的表现。苹果香味多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或饥饿时,这种尿液常可引诱蚂蚁汇聚。腐败腥臭味常见于膀胱炎及化脓性肾盂肾炎。粪臭味常见于膀胱结肠瘘的患者。其他当进食大蒜、葱头或带特殊气味的药物时,尿中也可带有这些物质的特殊气味。尿量异常正常成人每昼夜的尿量约~ml。尿量的多少和饮水、食物以及气候因素等有关。多尿:生理性多尿和病理性多尿生理性多尿常见于大量饮水、寒冷刺激、饮酒、饮茶、输液、服用利尿剂或进食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后。病理性多尿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其特点是多饮、多尿、多食,一昼夜尿量可达~ml,由于多尿失水,因此饮水也多。尿崩症:是由下丘脑垂体后叶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多尿,尿比重降低,烦渴多饮。一昼夜尿量可达~ml,甚至0ml,限制饮水,尿量并不减少,并能出现口渴思饮、全身乏力、头痛等失水症状,如给予足量饮水,症状可暂时缓解。肾功能检查正常。精神创伤所致的功能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多尿,往往是因精神创伤所致,这在医学上称为“精神性烦渴多尿症状群”的一种功能性疾病。这种患者与尿崩症的主要不同处在于尿比重和渗透压在限制饮水量之后可见明显增高,同时尿量也明显减少,而注射垂体后叶素却无明显效果。这种疾病以心理治疗为主,常可不用药而愈。此外,多尿还可见于肾炎时尿浓缩功能障碍及黏液性水肿、肢端肥大症、脑或脊髓肿瘤等疾病。夜尿:夜间尿量多于白天,尿比重偏低正常成年人日尿多于夜尿,一般人夜间排尿1~2次,尿量约为~ml,或不排尿。如果夜间排尿次数增加,达4~5次或更多,尿量超过白天,比重又偏低,称“夜尿”。夜尿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2种类型。前者常由于睡前大量饮水、喝茶、喝咖啡、吃西瓜等或由于服用利尿药物后引起。病理性的夜尿常见于肾脏病变、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夜尿多还可能是心理性因素造成的。如失眠患者,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可导致心跳加快、血液循环量增大,夜尿量增多。此外,夜尿多还和年龄有关。很多老年人有夜间尿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老化,肾脏的重量、血流量日趋减少,且老人的肾小管因变性、萎缩或扩张,导致浓缩尿液的功能减退,大量的水分排出体外,便出现了多尿、夜尿。作者山东省医院 刘兴娜版权信息:本文为《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儿童会患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chijiaoz.com/pglzs/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