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的妹纸很多都会查出宫颈糜烂,街头巷尾关于治疗宫颈糜烂的广告宣传也是铺天盖地,听着真是吓死宝宝了,可你知不知道,这个已经不是病了。
被剔除的病名
糜烂两个字似乎有那么一丝暧昧掺杂在里面,再加上部位特殊,所以妹纸常常被宫颈糜烂吓得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公误解而隐瞒病情,治疗都得偷偷摸摸,弄得自己真像做了亏心事一样,有苦说不出。
那么,宫颈糜烂到底是什么呢?
在年前的中国医学统编教材《妇产科学》上,宫颈糜烂一直作为一个疾病存在。但实际上,严格地说,宫颈糜烂不是一种病,在年出版的《妇产科学》教材上就已经提出要取消宫颈糜烂这个病名,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因为很多时候,糜烂的面积由雌激素水平高低决定,激素越高,柱状上皮异位得越多,糜烂的范围就越大。比如当女性处于生育期,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高,就极易出现宫颈糜烂,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糜烂现象也就相应减少。
因此,即使是处女,也会出现宫颈糜烂,就连刚生下来的女婴,也可能有宫颈糜烂,是母体雌激素影响胎儿的结果,不久后糜烂会逐渐自行消退。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正常妹纸一生中都会出现过宫颈糜烂,如果没有出现反而不太正常,大可不必为此而难以启齿,更不应盲目地在自己的宫颈上大动干戈。这种糜烂常常有自愈的能力,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糜烂实为炎症
不过,宫颈糜烂确实有病理性的。
病理性的宫颈糜烂常常在宫颈有炎症或细胞恶变时出现,医学上将病理性的宫颈糜烂归为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主要和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一是性生活。如果啪啪啪过早过频、不注意卫生、性伴侣多或患有生殖器疾病等,均容易使宫颈组织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起感染,并产生大量阴道分泌物,使瓶口的鳞状上皮软化、脱落,为柱状上皮抢占地盘提供了条件,形成宫颈糜烂。
二是妇科手术。如果女性多次分娩、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等,会导致宫颈损伤、发炎,使病原体易于侵入、感染而出现糜烂。
三是个人清洁卫生。一般来说女性私处的护理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卫生极差,不注意清洗或者不勤换干净、干爽的棉质内裤;另一种是清洁过度,长期用大浓度的洗液冲洗阴道,结果适得其反,影响了阴道正常菌群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作用下降,同时还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损伤,最终出现糜烂。
所以,一旦验出有宫颈糜烂的现象,首先要考虑是否有以上三个因素。
糜烂并不是癌前病变
很多妹纸以为宫颈糜烂就是宫颈癌的前兆,恨不得立马把整个宫颈甚至子宫切下来,怕癌细胞扩散丢了性命。
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并无必然的关系,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才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也就是说,女性会不会得宫颈癌,主要是看HPV的感染情况,而不是宫颈有没有糜烂。
值得注意的是,宫颈光滑并不代表宫颈没有问题。有些宫颈光滑无异常的妹纸,细胞学检查也可以有癌前病变。但宫颈糜烂面积较大的女性,相对来讲更容易被擦伤和感染HPV。
发现糜烂,只需做一件事
一旦检查发现有宫颈糜烂,不要惊慌。宫颈糜烂单是凭肉眼判断,并不能区分到底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做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TCT)。
简单地说,HPV检查有没有HPV感染迹象,而TCT是一种排癌检查方法。如果两种检查都没有问题,糜烂就不是病,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回家,注意每年定期复查即可。如果TCT检查有炎症存在,又伴随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就可以作为慢性宫颈炎处理。HPV-DNA阳性的话,也要注意定期检查。
若是TCT检查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简称CIN,由宫颈上皮内细胞变坏的数量由少到多分为1、2、3级。2级以上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治疗,否则变坏的细胞会越来越多。3级时已经与宫颈原位癌在形态上难以区别,需要进行宫颈锥切,还要进一步做病理检查,如果检查发现有浸润性宫颈癌,需要进一步处理,甚至切除子宫。这个阶段,不积极治疗真的要危及生命了。
北京中科忽悠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