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还是假

本次安利的电影是《致命ID》,脑洞开的实在是大,但又合情合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谁是凶手?如果你没被剧透过,结局一定想不到!不能多说了,来看本期病例。

第26期病例

患者58岁女性,-12行宫颈癌根治术(鳞癌),术后多次放化疗。-年多次PET/CT未见复发或转移。年因双肾积水行双侧D-J管置入术。-1发现阴道残端左侧2cm息肉样赘生物,活检病理为“分化差的平滑肌肉瘤”。-1-26PET/CT示盆腔内双髂血管旁、双腹股沟代谢增高淋巴结较前增大,代谢活性增高,新增脾内代谢增高灶,不除外转移。化疗2程后于-4-2复查PET/CT示上述病灶代谢较前明显降低。后继续化疗4程。-6行FDGPET/CT,图像如下:

PETMIP上最下端的那片浓聚区很明显是体外的尿液污染,这无需多说。再往上,横断层上可见到阴道扩张,有明显气体影,这在宫颈癌经过多次放疗后的患者中并不少见,可能与放疗后组织弹性差有关。阴道可见放射性浓聚区。结合患者病史,宫颈鳞癌,半年前阴道残端“分化差的平滑肌肉瘤”,不管是哪种病理类型,都有阴道复发并且FDG摄取明显增高的可能。

之前在其它病例中我们分析过,FDG摄取增高的情况有3种:恶性肿瘤、活动性炎症(包括感染与非感染)、组织功能活跃或运动增加所致的生理性摄取。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情况——FDG正常排泄导致的放射性浓聚(严格来说这不算uptake)。最常见的当然是肾脏集合系统、膀胱内尿液的FDG分布了,正常情况下,阴道是不应该有尿液的(男性前列腺尿道部、女性外阴尿道口可以有一些放射性尿液滞留),除非是——膀胱阴道瘘。这个病例中是哪种情况呢?肿瘤复发还是膀胱阴道瘘?或者二者同时存在?

从上面的图像中,红色箭头指示的是阴道,蓝色箭头指示膀胱。这个病例中膀胱并不太好分辨,因为完全没有充盈,形态也不太正常。不过没关系,别忘了病史中提到患者置入了D-J管,所以有导管影的地方就是膀胱。我们发现图像有几个特点:

阴道全程摄取高、均匀(这需要把图像调淡来判断),并且摄取增高区以阴道腔内为主,阴道壁反而不明显——说明摄取增高区并不是阴道的病灶造成;

阴道内摄取增高区与膀胱内放射性相延续(矢状面比较清楚),并且摄取相近(同样需要把图像调淡来判断)——说明阴道内放射性很可能是尿液;

膀胱内有气体影——说明膀胱有瘘,不是肠道膀胱瘘,就是阴道膀胱瘘;

会阴大量放射性尿液污染——正常情况下女性外阴尿液污染不像男性明显(请自行想象),女性会阴有大量尿液污染,说明可能有不可控制的排尿。

以上几点足以说明膀胱阴道瘘的存在,但是,阴道是否还存在一些小病灶,无法判断,结合内窥镜检查即可。此次PET/CT只需要向临床传达两点信息:远处是否有转移,以及存在膀胱阴道瘘,阴道是否有小复发灶,不能判读,需结合临床。

得到以上结论后,我们又查阅了病史,发现患者在1个月前就开始出现阴道排咖啡样粘稠液体,量逐渐加大,并且无排尿,之后还出现了阴道排粪渣,说明并不只是膀胱阴道瘘,还有直肠阴道瘘。PET/CT之后患者做了膀胱镜,发现膀胱三角区1cm瘘口,之后做了造瘘以及阴道残端活检,发现合并真菌感染,没有发现肿瘤复发。

这个病例的诊断并不复杂,仔细观察到所有的影像表现并逐一分析,很容易帮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另外,在检查前采集病史时,我们可能只能纪录最相关的部分,比如什么肿瘤、什么病理、分析、放化疗时间等等,一些看似不太相关的部分容易忽略,尤其是症状方面的信息。这是很实际的问题,就像我们不大会依靠患者是不是发热、咳嗽来判断肺结节的性质,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像写大病例那样全面采集病史、查体,不只是因为耗时的问题,这样做成本效益太低,因为大部分信息对PET/CT报告来说没有多少价值。所以在笔者看来,根据检查后的图像再去补充病史更重要,这中间包含了对这个病例鉴别诊断的思路。

病例提供:医院核医学科罗亚平

作者:医院核医学科罗亚平









































北京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chijiaoz.com/pglzs/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