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1115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0/
<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从云南普洱市镇沅县进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快速反应、闻令而动,10车90人迅速前往哀牢山开展救援行动。

快速反应星夜驰援

11月21日上午,特种救援大队前往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联合指挥部集结开展救援行动,当日19时,搜救队伍到达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集结完毕连夜进山搜寻4名失联人员。

由于哀牢山地势陡峭、树木茂密、处处沟壑纵横、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前行十分困难,一些坡度较大的地方,队员们需要“蹭着、爬着”往上走,随时面临着坠入河道、峡谷等危险。在确定行进路线后,由于队伍需要两名砍刀手在前开路,队伍才能缓慢向前推进,特勤一中队郑布阿落、黄双恒两名同志第一时间站出来争当“开路先锋手”,为搜救队伍创造行进空间,每条路都是指战员用砍刀劈出来的,本来4小时的路程,仅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一号补给点。

行进过程中,昆明森林消防支队李孝忠支队长身先士卒,走在队伍最前面,时刻用对讲机询问队伍情况,把指战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带领着队伍翻山越岭、不断前进。每名队员身上都背着大量物资和救援装备徒步穿越丛林,米的直线距离甚至得走上两个多小时。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搜救队伍一刻也没有停歇,历时整整17个小时,横穿哀牢山原始森林到达失联人员所在位置。

科学施救点燃希望

22日晚,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一名指战员突然说,那儿有人在睡觉!特勤大队尖刀班班长郑布阿落就立刻跑去拍了拍那名“睡觉”的同志,发现那名同志全身发抖、没有意识,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失温的症状,郑布阿落就把自己的衣服和鸭绒被脱下来给昏迷的同志包上,后把他潮湿的手套和鞋子脱掉后给他搓手搓脚,并将葡萄糖含在自己嘴里加温后喂给昏迷人员,连续喂了三支葡萄糖,大约抢救了15分钟,昏迷的同志伴随着一声咳嗽渐渐恢复了意识,他说了一声谢谢你们,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还有另外一名兄弟单位同志由于身体虚弱、四肢无力无法继续前行,加之天气恶略,队伍停止开进,昆明森林消防支队李孝忠支队长和于鑫副支队长亲自摸排了解伤病员的情况,并给予最大的帮助,为伤员找保暖衣物、将自己煮好的自热饭给发烧的同志食用。兄弟单位给养不够特勤就把自己为数不多的给养分给兄弟单位,兄弟单位帐篷不够特勤就把自己的帐篷匀给兄弟单位自己挤着点睡。

莽莽群山迎难而上

“11?13”哀牢山救援和其它的救援不一样,比如梅里雪山救援、泰国的洞穴救援和珠峰的雪崩,他们的位置比较明确,上山的道路比较简单,指向性明确,所以救援行动比较容易开展。但此次哀牢山救援是在几十平方公里内进行大范围搜救,再加上原始森林里没有信号、没有定位,没有各种信息和资源,搜救行动全靠大海捞针,所以这次救援在世界山地救援史上,其难度都算大的,可以说,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此次救援行动攻破了世界山地救援的一大难题。

寒风、暴雨、悬崖、陡坡、饥饿,就是在这样环境下,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每名参战队员从海拔多米的山脚出发,翻越31座海拔多米的高山,克服山路遥远、路况差、环境恶劣等多种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断崖峭壁时手脚并用、匍匐前进,面对密林深谷时携手并肩、一鼓作气,翻越层层山岭、历经重重困难,不畏艰险、不怕困苦,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历经51个小时、横穿哀牢山脉,圆满完成了此次搜救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训词精神。

归建途中,一辆与特勤车队擦肩而过的私家车窗里伸出了一双手,这双手对凯旋归建的英雄们竖起了“大拇指”,指战员们看到这一幕瞬间觉得,此行所有的疲惫都是值得的,有的指战员还说:“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最牛的特勤。”

本期监制:王正康

原标题:《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11?15”哀牢山失联人员救援纪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chijiaoz.com/xgyy/1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