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改变: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并发症出现较晚,表现为照射野皮肤特别是皮下组织、肌肉纤维化,挛缩,甚至缺血坏死,形成放射性溃疡。该并发症如发生,治疗相当困难,重在预防,避免放射野重叠形成超量区,照射范围要适当。避免外伤及刺激。
2、生殖器官的改变:最常见的是放射治疗后的组织纤维化,表现为阴道弹性消失、狭窄,宫颈及宫体萎缩变小,卵巢功能丧失而出现绝经期症状。盆腔纤维化严重者,可引起循环障碍及压迫神经而引起水肿、疼痛。
3、肠道的损伤: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可致肠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形成溃疡出血,甚至穿孔成肠瘘,以直肠多见,所以放射治疗时要尽量减少对直肠的照射,后装治疗时避免放射源排列过分集中,以避免直肠受量过高,照射体积过大,一般可以避免阴道直肠瘘的发生。
放射性直肠炎80%在放疗后6个月至2年内出现,绝大部分在放疗后3年内恢复。肠道纤维化可致肠管粘连、狭窄,甚至梗阻,严重者可影响肠道功能。
4、泌尿系统的损伤:放射治疗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最多见的是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6%。主要症状是尿血,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黏膜水肿、血管扩张,甚至形成溃疡,发展成瘘者较少。放射性膀胱炎多在放射治疗后1~6年出现,持续时间较放射性直肠炎长,可反复发作,绝大部分在4年内恢复。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度:轻度: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膀胱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中度:膀胱黏膜毛细血管扩张性血尿,常反复发作,有时可形成溃疡。重度:膀胱阴道瘘形成。
对轻、中度放射性膀胱炎可采用保守疗法,多饮水,加强抗炎、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保持膀胱空虚,失血多者需输血,可用药物作膀胱冲洗,配方:2%利多卡因5ml,庆大霉素16万U,强的松10mg,加生理盐水至ml,每日膀胱内灌注2次。重度者,必要时手术治疗。输尿管由于宫旁组织纤维化的压迫及自身的改变,造成输尿管梗阻而引起肾盂积水,发生率约为1.8%。
5、骨骼的改变:放射治疗对骨骼的影响主要是在体外照射区域内的骨盆及股骨上段部分,常见并发症有骨盆放射性骨炎,导致骨质硬化及骨质疏松,甚至造成骨坏死或病理性骨折,以股骨颈骨折为多,需与骨转移鉴别。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儿童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