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十年,能做什么?
给他十年,能创造一个帝国。
这句话,放在褚时健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年-年,褚时健把连年亏损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红塔山集团,成为了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被人们称为“中国烟草大王”。
,褚时健被评为“十大风云改革人物”。
到了年,走在人生巅峰的褚时健被一封举报信举报,锒铛入狱,被判无期徒刑。两年后,褚时健因患严重糖尿病获保外就医,回到家里养病。
年,74岁的褚时健携妻子在云南哀牢山承包亩山地种植冰糖橙,人称“褚橙”。到了年,褚橙销售额达到1亿多,江湖人称“橙王”。
不管是在烟厂,还是种橙,他带领人民发家致富。他不怕从头再来,只怕没事做。
用他的话说,他就是闲不住。只有认真做事,他才觉得踏实。
马云说,我很钦佩他,在他身上能看到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万科创始人王石说,褚时健是中国当下社会难得的有着匠人精神的企业家。
褚时健纵横江湖几十年,打过仗,蹲过牢,耋耄之年成亿万富翁,靠的就是干,在走到人生尽头的后几年,才享天伦之乐。
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值不值得,被命运的齿轮推着走,一切好像是身不由己,又好像是命中注定。
褚时健01
年,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玉溪一个农民家庭。两个哥哥在早年夭折,他成为了大哥,下有弟弟妹妹。
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父母也知道,尽管生活困难,都要供孩子读书,褚时健有幸念到了高中。
褚时健15岁那年,父亲离世,他被迫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母亲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干农活。褚时健就把母亲的酒房接过来做烤酒,他会想办法把烤酒做好做精。别人用三斤苞谷烤一斤酒,他用两斤苞谷就能烤出一斤酒。
烤酒最重要的就是发酵,要掌握好温度。别人只跟他说不能冷下来,至于为什么也不说。他从经验中得出让炉持续中升温的办法,这样烤出来的酒就比别人的好。
从那时起他就知道,做事情要先观察,再总结,实践,还要拿本子出来登记,每次有什么变化,需要怎样去改进,他都会记录下来。
就这样,在战乱年代,他们在山沟沟的地方没受多大影响,却能靠劳动养活自己。
年的云南还未解放,褚时健在昆明加入了讨蒋自救队,打游击战。褚时健在这些人当中文化程度比较高,所以当上了指导员。
解放初期的褚时健年,云南解放,褚时健又被派去征粮。底下的农民不肯交粮,他知道要保障农民的利益,征粮才顺利。
一亩地产多少斤粮,他都能算出来。这家人有多少人吃饭,种了多少地,除去一家人一年的粮,剩下的该交多少,他能掌握好这个度。
因此,褚时健的征粮任务相当顺利。周围的县听说褚时健征粮有两下子,于是,领导又派他到别的县去征粮。
他遵循的正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什么事都不能做绝,心慈一点,对大家都好。
那时很多地方的征粮干部跟农民打了起来,有的强行征,有的则被农民绑了起来。
褚时健的一个弟弟也在征粮任务中死去。而他的母亲,在几个月后也相继离世。
那时的褚时健还不到23岁,父母兄弟都一个个离去,他还要肩负着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熬过了生活的苦,亲人的离去,工作的艰难,生活却没有变好,而身子上的担子却更重了,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依然要扛着。
解放初期褚时健(后排左二)与同事一起02
年,褚时健与马静芬结婚。婚后生活对于褚时健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一个人而已。
他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结了婚依旧如此。马静芬跟他一点都不默契,所以他们经常吵架。女儿出生后,也是马静芬一个人带。
年底,褚时健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那时,很多夫妻因此离婚,但马静芬一个城里的姑娘,一直陪在褚时健身边。
谁也不知道在农村的艰难日子还要熬多久,但活着就得继续。
直到年,褚时健被调到糖厂当厂长,他们的日子才好过一点。
糖厂年年亏损,褚时健上任一年,就把糖厂扭亏为盈。
他天天跑车间和甘蔗地,研究如何改善糖的质量和出糖率,只要提高这两项,才能盈利。
他还把甘蔗渣用来烤酒,烤出来的酒奖励给甘蔗农,这样就能激励农民种植甘蔗。
糖厂挣了钱,褚时健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福利,人们很拥戴他,但是家庭的角色,他是欠缺的。
家人经常见不到他,有时褚时健忙到几天不回家,一回家就跑到河里捉鱼。他只是想改善一下家人的伙食,而家人最想要的就是他的陪伴。
他不明白,为什么妻子就不能理解一下他呢?但其实他又何尝理解马静芬呢?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还要工作,但老公除了给家庭增加一点开支,还有什么?马静芬的无助又有谁懂。
因此,褚时健的儿女跟他一点都不亲。
若是问他工作和家庭哪个重要?他觉得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工作是必须的,并且要尽全力做好。家庭是避风港,让人轻松愉悦。没有可比性。
褚时健一家四口
03
在糖厂做了10多年,褚时健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年,51岁的褚时健被调到玉溪卷烟厂当厂长。
他们终于脱离了贫穷落后的乡下,来到了城里。然而,他们的日子更糟了。一家人被安排住在20平米的房子,褚时健在厂里还被人排斥,刁难。
可褚时健也不是好惹的,他争取到48平米的房子,还把在厂里带头闹事的人给压了下去。
闹事的几个人找到副厂长,为他们撑腰。可当副厂长去找褚时健时,褚时健先发制人。他对副厂长说:“你要是与他们一样不作为,明天我就革你职。”
从此,褚时健在厂里站稳了脚。
每干一行,他就实实在在地做事、解决问题,而不是混混日子。
烟厂连年亏损,首先他要做的就是更换机器设备,提高产量。产量上来了,工厂赚到钱,他就建员工宿舍,提升工人福利。工人的收入提高了,住宿条件也变好了,自然卖力工作。
然而褚时健的目标远不止于此,设备先进,产量提高了,但是烟质跟不上,他又想办法提高烟叶质量。
他去美国万宝路香烟公司学习,观察那里的农民如何种植烟叶。
80年代的中国还很落后,美国人对中国也没有防备之心,那些农民毫无保留地跟褚时健分享他们的种植方法。
褚时健回来就教农民种烟叶。有了质量上乘的烟叶和先进设备,生产出来的烟口感好,产量高,玉溪卷烟厂的年销售额翻了几百倍。
后来,褚时健看到卷烟纸都是进口的,又研究自主生产,把成本降低,还成立了卷烟纸工厂,进而又多了一个挣钱项目。
褚时健在烟厂18年,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亿元。褚时健还投资了高速公路,水电站,银行。玉溪卷烟厂也发展成了红塔集团。
褚时健早已达到60岁退休年龄,但上层领导一而再,再而三地延迟他的退休年龄,最后变成了无限期延迟。
他的高光时刻,越往后越精彩。
刚到玉溪卷烟厂的褚时健04
褚时健在烟厂18年,把玉溪卷烟厂做到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成为了“中国烟草大王”。
然而,树大招风,把事做得再好,总有人不满,总会被人盯上。
年,褚时健被一封来自河南的检举信爆出投机倒把案。
同年3月,他的小舅仔和亲戚被带走调查。
8月,他的女儿褚映群在珠海被警方带走。
9月,马静芬也被带走调查。
那时的褚时健在香港出差,人人都猜测不会轮到褚时健吧?在香港的朋友都劝他别回去了,但他不可能扔下老婆女儿不顾。
没过几个月,他又收到女儿在狱中自杀的消息。白发人送黑发人,犹如晴天霹雳。那时的褚时健也被禁止出境。
年底,褚时健想去河内透透气,没想到一过关就被人误以为出逃,因此被拘捕。
年,他被定贪污罪,财产来历不明罪。褚时健因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敛财万美金,被判无期徒刑。
他在烟厂18年,为国家创造了亿的利税,可他18年的工资才80万。
也因为如此,褚时健的故事直接改变了机关单位人员工资低的局面。
褚时健在狱中因严重的糖尿病,多次晕倒,允许保外就医。刑罚从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17年,后来又改为11年。
他在狱中的时候,来探望他的朋友从不间断。有些人临走前还给了他一些钱,他直接扔在一边,出狱的时候数了数,竟然有多万。
即便人在低谷,但他依然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为褚时健帮助过的人太多了。从糖厂到烟厂,把企业做大做强,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多少人的工资福利等问题。
人生七十古来稀,他在70岁跌落神坛,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支持,然而他身边竟然一个亲人都没有。
马静芬在烟厂做绿植科科长的时候,买了一棵价值高昂的植物,同样也遭受牢狱之灾。女儿39岁自杀,外孙女寄养在别人家。儿子在国外生活了多年,这个紧要关头也不敢貌然回国。
以前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凄惨。纵观褚时健70年,好日子又有多少呢,父母兄弟一个个离世,他苦尽甘来创下了华丽的篇章,却在老年坠落谷底,心里的绝望又有谁懂。
褚时健05
年,褚时健被保外就医,妻子马静芬也已出狱。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好好享受余下的日子,可褚时健就是不安分。
他在狱中的时候听说他弟在种冰糖橙,他也有想法。以前帮国家管理企业,要处处受限,自己做,就自由多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于是,他算了一笔账,需要多万,但是他和妻子的财产加起来也只有多万,后来亲朋好友纷纷借钱给他,还说:“褚大爹,这个钱你就安心拿去用吧,不用急着还,没有就当我们投资失败了。”
别人都以为他租几十亩地玩玩,没想到他却租了亩地种植冰糖橙。他还要种出口感好的橙子,走中高端路线。
白天他就到果园里观察果农种植情况、果树成长情况、土壤情况,晚上他就翻书学习种橙子,还把烟梗拿来当肥料,增加了土壤中的钾。
褚时健与马静芬前五年,种出来的橙子口感还不错,但产量低,他又大刀阔斧地砍果树。果农都不舍得砍,他就出钱补贴给果农,一亩地本来种棵果树,砍到剩下80树。
过两年,他的果树结出来的橙子越来越多。产量上来了,销售是个问题。褚时健就把在外国的孙女和孙女婿叫回来,一起卖橙子。
别人知道是褚时健种的橙子,都纷纷来购买,因此也被人称为“褚橙”。但是光靠人情购买也不行啊。
年,一个媒体人要采购褚橙,在电商销售。褚时健和孙女婿认为可靠,也是时候进驻电商了,于是要求媒体人采购20吨的量。
媒体人发布了几篇关于褚时健的文章,等销售一上线,仅仅5小时就销售一空。后来,媒体人就不断加量,直到把褚橙的库存都销售一空。
褚橙大规模进入市场,褚橙的销售额达到上亿元,褚橙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年,褚时健的儿子回国,一家人才重聚天伦之乐。
年,马静芬斥资修建了褚橙庄园。
年3月5日,“巨人”落幕,褚时健的生命定格在了91岁。
褚橙庄园06
褚时健的故事,很感人,很励志,以致于他所犯下的错,人们都能一笔勾消。但孰能无过呢,是人就会犯错,这本是人性,没必要抓住别人的伤口一直挖。
他光辉的一面,就值得人们去深思。
褚时健74岁还能东山再起,从头来过。而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躺平,都干不动了?是懒吗?
并非没有这个原因,我们没有熬过前人的苦,前人的饥饿感,就算不干也不会饿死,我们追求的是自由。
我们还看清了一个事实,就是你无论多努力,好像就只能是这样,你依然过不上你想过的生活。
但褚时健不一样,他的字典里就没有认命,他坚信自己只要肯干,就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他的妻子马静芬在70多岁得了癌症,医院里做化疗,躺了两个月,就要求出院。医院治不好她,她要用自己的方法来治。
她信佛,有强大的意志力,还真靠自己的方子把病魔击退了。
我们说白了,其实就没有那么努力,只是假装自己很努力,努力了一段时间,看不到希望就放弃。
褚时健是创造了标杆,而我们是拼命追上别人的步伐。一个是自己跑,一个是为了追上别人而跑。
这就是区别,这就是我们跑不动的原因。
一个人拥有的理想状态,一是对自己不放弃,二是对未来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