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泌物(白带)是由宫颈和阴道分泌的液体、阴道脱落的上皮细胞、阴道内正常菌群组成的。怀孕以后分泌物量增多是正常的,原因是雌激素水平升高、阴道区域血流丰富。
临近分娩期分泌物会增多。因为怀孕早期,宫颈分泌物在宫颈形成屏障(粘液栓),当宫颈开始变短扩张,粘液栓就会排出,会出现如同鸡蛋清或者鼻涕一样的分泌物,有时还会带点血。
尽管怀孕以后分泌物增多是正常的,但如果:
一、分泌物突然增多或者性状发生改变(水样、粘液样、豆渣样、泡沫样、有异味、带血);
二、出现多量稀薄、清亮的分泌物,您无法区分是破水还是分泌物;
三、伴随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尿痛或性交痛,阴道/外阴疼痛、瘙痒、烧灼感,或者外阴潮红甚至肿胀。
医院就诊。
医院,您需要进行:
1.阴道检查;
2.分泌物化验。
看到化验报告单上的阳性符号,您或许紧张,或许困惑。别急,下面为您科普一下:
1.霉菌(+)
专业术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或“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最常见的是白假丝酵母菌。
是怀孕以后最为常见的阴道炎,因为怀孕后高的雌激素水平使得阴道产生更多的糖原,酸度增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且更容易粘附在阴道壁。
表现:白色豆腐渣样白带、外阴阴道瘙痒,还可出现疼痛、烧灼感、尿频、性交不适或疼痛。
如何预防呢?
穿纯棉宽松的内裤,时刻记得保持外阴干燥,比如游泳后尽快换掉泳衣,锻炼出汗后尽快换上干净医物,少用卫生护垫……
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香皂、带香料的浴液、女性清洁用品,不要做阴道冲洗。
治疗:阴道局部用药为主。需按疗程使用,用药后复查。
2.细菌性阴道病(+):
因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的一种混合感染。
表现:鱼腥臭味白带(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10-40%的患者无任何不适,仅仅在检查时发现。
预防:避免使用香皂、带香料的浴液、女性清洁用品,不要阴道冲洗。因为这些会破坏阴道菌群平衡。日常多吃富含叶酸、钙、维生素E的食物,不抽烟。
治疗:克林霉素或甲硝唑
因为BV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所以有症状的孕妇以及无症状的有过胎膜早破、早产史的孕妇均应治疗。
3.滴虫(+):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
表现: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样、臭味白带
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部不适。
治疗:甲硝唑,性伴侣应同时治疗。
4.沙眼衣原体(CT)(+):
CT是引起性传播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性交传播。
表现:多无明显症状。
治疗:阿奇霉素或红霉素,需在治疗结束后3周复查。
5.支原体(+):
支原体是女性生殖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之一,仅在某些条件下可引起机会性感染(条件致病菌),且常合并其他致病原同时致病。所以,支原体阳性,如不伴有其他微生物感染,可以不治疗。
想了解更多妇科知识,请致电/-咨询,或至院妇科详询!
妇科:
傅巧琴
妇科专家主任医师
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
年被卫生部授予援外医疗队先进小组成员之一
年9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
年获衢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年及年连续两次被评为“衢州市名医”
龙游县卫生系统第一批学科带头人
龙游县“十佳医务工作者”、“龙游县优秀医师”、“十佳文明市民”
在本院开展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如:白带异常、盆腔子宫异常流血、外阴部瘙痒、下腹疼痛、盆腔子宫、卵巢肿瘤、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宫外孕的保守治疗、不孕不育症、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少、痛经等)、盆腔炎、围绝经期调理以及性病的治疗等。善于用“产母药”进行产后调理、促进产后抗体的康复及盆底肌功能康复,对亚健康调理有独到的方法和指导。
壬爱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