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阴道瘘是指膀胱和阴道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阴道漏尿、外阴呈湿疹样改变。此病多与盆腔手术(75%,尤其是子宫全切+淋巴结清扫术)、分娩损伤或外伤有关,亦可见于结核、盆腔放疗、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慢性损害。
典型病例1
患者女,36岁,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漏尿4月余。专科查体:阴道外口可见少量尿液渗出。
图1女,36岁,膀胱阴道瘘并左侧肾积水。超声显示膀胱与阴道之间连续性中断(箭,A);中断处探及由膀胱到阴道的蓝色多普勒信号(箭,B)及由阴道到膀胱的红色多普勒信号(箭,C);左肾轻度积水(测量键,D);BL:膀胱;V:阴道;L-Kidney:左肾
典型病例2
患者女,46岁,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瘘尿6个月。体检:会阴部呈湿疹样改变,尿道外口可见少量尿液渗出。
图2女,46岁,膀胱阴道瘘声像图。超声显示膀胱与阴道之间局部壁变薄(箭,A);变薄处探及由膀胱到阴道的蓝色多普勒信号(箭,B),探头加压后多普勒信号增强(箭,C);变薄处探及由阴道到膀胱的红色多普勒信号(箭,D);排尿后无回声区范围变小(E);BL:膀胱;V:阴道
典型病例3
患者女,54岁,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瘘尿3个月。体检:会阴部呈湿疹样改变。
图3女,54岁,膀胱阴道瘘声像图。超声显示膀胱与阴道之间局部壁变薄,变薄处探及由膀胱到阴道的蓝色多普勒信号(箭,A)及由阴道到膀胱的红色多普勒信号(箭,B),探头减压后多普勒信号增强(箭,C);BL:膀胱;V:阴道
病例分析
膀胱阴道瘘患者大多数有妇产科手术病史,其超声表现为:(1)膀胱与阴道之间壁连续性中断或局部变薄是膀胱阴道瘘的重要超声特征[1]。(2)膀胱后方阴道内无回声区,由于膀胱与阴道之间存在通道,膀胱充盈过程中随着膀胱内尿液量的增加,膀胱内压力不断上升,膀胱内的尿液可通过瘘口进入阴道内,从而在阴道内形成无回声区。(3)膀胱与阴道之间双向多普勒信号及多普勒信号强度随着两者之间压力差变化,膀胱与阴道之间异常通道的存在及其两者之间压力差的形成为多普勒效应的产生构成了基础,当膀胱压力大于阴道内压力时,膀胱内的尿液可快速通过瘘口进入阴道内产生蓝色多普勒信号,反之当阴道内压力大于膀胱时,阴道内的尿液可通过瘘口反流进入膀胱产生红色多普勒信号;另外由于膀胱贴近腹壁,超声探头与腹壁之间压力大小可以改变膀胱与阴道之间压力差,探头加压时膀胱与阴道内的压力差变大,膀胱进入阴道尿液增多,蓝色多普勒信号增强,而探头减压时,膀胱内瞬时压力低于阴道,阴道流向膀胱内尿液增多,红色多普勒信号增强。(4)排尿后阴道内无回声区变小或消失,重新充盈膀胱后所有超声征像重复出现;此超声特征是膀胱阴道瘘区别于其他原因阴道积液的重要方法。
检查医生在诊断膀胱阴道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检查手法的灵活运用,在观察由膀胱到阴道的蓝色多普勒信号时,超声探头应适当加压以增加膀胱与阴道之间压力差来更好地显示出多普勒信号;而在检查由阴道反流入膀胱的红色多普勒信号时要求在探头加压过程中迅速减压使膀胱内瞬时压力低于阴道内压力从而使红色多普勒信号更易出现。
鉴别诊断
膀胱憩室多有慢性膀胱炎病史,壁薄,光滑,无回声区与膀胱壁相延续。而膀胱阴道瘘的无回声暗区无囊袋感,壁较厚,阴道纵切面可见液性暗区上方与子宫颈相连续,下方可见部分闭合的阴道线回声。
阴道积液阴道内无回声区排尿后无变化或变化不大,膀胱壁连续,膀胱与阴道之间连续,无多普勒信号。而膀胱阴道瘘的无回声区排尿后明显变小或消失,且随着膀胱的充盈可重复出现。
[1]陈雪,郭良云,刘燕娜.膀胱阴道瘘的超声所见2例报告.中国超声医学杂志,,32(3):.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