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猛如虎——青少年成吸毒高危人群
本报陈玉通讯员佘敏李方
6月25日公安部通报,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已达179.4万名,湖北省公安厅也召开发布会表示,全省每一年新增约8000名吸毒人员,禁毒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毒品问题遭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各地纷纭通报禁毒情势。随州的情况怎样?哪些人在吸毒?毒品又是如何流入的?连日来,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A、文娱行业涉毒严重
今年4月,根据事前侦察掌握的情况,曾都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组织二十余名民警对香港街某KTV进行清查,在三楼1包厢内发现40余名吸毒者,当场收缴毒品30多克。据了解,这类清查行动,警方每周都会进行几次。东城派出所一名民警告知,如今随州吸毒的人愈来愈多,在去年1年中,他处理的吸毒案件就超过30起,涉案人员60多人。6月初,市政协就我市的禁毒工作进行调研,曾都区公安分局的一份汇报材料中将我市的毒品问题现状归结为:吸毒人员众多,贩毒活动猖獗,文娱服务行业涉毒问题严重,全民禁毒意识薄弱。“前两年,文娱场所里吸食新型毒品的现象一度出现半公开化的状态。”曾都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的民警说。早在民国时期,随州地区的毒品问题就十分严重,1927年随县县城内有大烟铺40余家。1952年,随县禁烟禁毒委员会查处烟毒商186名,吸食者403名,基本结束了烟毒泛滥成灾的混乱局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涉毒文化传播和人员交换,随州地区的毒情又死灰复燃。“2001年之前,随州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那时公安机关掌握的吸毒人员只有十几人。2003年,市公安局抓获了一伙吸食新型毒品人员,那以后,随州地区的吸毒人员就多了起来。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是十年前的几十倍。”禁毒民警告知。
B、最小吸毒者仅十四岁
今年3月,东城派出所对澳门街1电玩城进行检查,发现8名吸毒者。8人中20岁以下的有6人,其中3人未满18周岁。“随州吸毒人群的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是吸毒的高危人群。”一名特警告知,他们发现的最小的吸毒者仅14岁半。据曾都警方统计,目前查获的吸毒者中7.8未满18岁,45是30岁以下青少年。“从吸毒的职业划分来看,过去吸毒人员主要是社会无业青年,现在则开始向商人、学生和公务员散布。”曾都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的民警说,目前在随州,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吸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随州的吸毒人员中,80以上吸食的是新型毒品。新型合成毒品是相对雅片、海洛因这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雅片、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主要在文娱场所流行,冰毒、麻果、K粉、摇头丸、神仙水等都是新型毒品。6月25日,在看守所采访了毒贩萧豪,他第一次接触毒品,是和朋友在KTV里。“他们都在吸K粉,我感到很好奇,他们说不上瘾,很刺激,让我试试。”据了解,几近所有的吸毒者在初次吸食新型毒品时,都是接受了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钓饵,青少年吸毒则多是被朋友“拉下水”,交友不慎、寻求刺激和享乐、贪慕虚荣、赶时髦,都是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新型毒品到底上不上瘾?专家表示,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毒品确切不会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身体依赖性不特别明显,但表现出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吸食者会产生强制吸食行动,以消除精神上的不适。
C、一个毒品贩子的自白
毒贩萧豪今年30岁,是武汉口区人。他本来给人当司机,每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2006年结了婚。染上毒品以后,他的毒瘾愈来愈大,每天的花费到达上千元,很快把家里的积蓄花光,2009年他和妻子离婚。在当司机时,萧豪常常到随州来出差,认识了很多随州的朋友。“钱不够用,又没有甚么其它的经济来源,这时候随州一个在咖啡厅当大堂经理的朋友问,能不能在武汉拿到便宜货,正好我认识一个武汉KTV老板,他曾说过有办法拿到货。”2010年10月,萧豪第一次坐客车带毒品来随州,从此开始走上以贩养吸的道路。萧豪的毒品交给随州的下线,再从随州的下线手中流到吸毒者的手中。“在一些文娱场所,都有一些‘嗨包’专供吸毒人员在里面玩。需要毒品,打个,就会有人送来。”曾都区禁毒大队的民警告知。曾都是全市吸毒人员的聚集地和毒品集散地,警方估计,每一年曾都区的毒品交易金额都在亿元以上。而曾都区的毒品,多是由萧豪这类毒贩,从周边带进来。据了解,在随州的周边地区,如武汉、襄阳、孝感、信阳等地已出现了制造毒品的地下工厂,这大大加重了随州毒品问题的严重性。2011年11月,以萧豪为首的贩毒团伙,被曾都公安分局抓获,当场缉获冰毒、麻果、K粉等新型毒品400多克,毒资30余万元。曾都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的负责人告知,警方始终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保持对涉毒犯法的高压态势,近2年来共破获贩毒案件27起,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40余名,缉获各类毒品2000余克,价值上百万元。
D、毒品害人害己害社会
“希望他这回戒了能不再犯,要不然就不要出来了。”最近,市民张女士亲手把儿子送进了戒毒所。张女士的儿子很早就染上了毒瘾,此前曾被送去强迫戒毒,但不久又复吸。为了帮儿子戒毒,张女士只身前往广东打工,攒下三万多元,全部用来给儿子戒毒,但是没有成功。今年5月,儿子回家要钱,张女士实在没钱给,儿子威逼拿刀砍她,并点火烧房子。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好报警,希望能将其送去强迫戒毒。“毒品害了我们这一家。”张女士说。在看守所住了几个月的萧豪发现自己变胖了。“长时间吸毒,记忆力下落,反应迟钝,身体变得很差。”萧豪说,新型毒品会伤害中枢神经,在看守所几个月不吸毒,身体自然要好些。萧豪可能会被判死刑,“贩毒50克就能判死刑,如果当初知道法律这么严,我肯定不会去试的。”禁毒民警介绍,毒品不但伤害人的身体健康、祸患家庭,冰毒、摇头丸等合成毒品的吸食者,一般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致使行动失控,很容易造成暴力犯罪偏方治疗白癜风和艾滋病、性病等传播疾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据警方统计,吸贩毒违法犯罪是暴力犯罪、侵财犯法、有组织犯法的温床,在这类案件中吸毒人员比例高达80。“禁毒除打击毒品犯法外,最重要的是加强宣传教育,预防吸毒。白癜风有什么症状”曾都禁毒大队的一名负责人说,随州的全民禁毒意识还比较薄弱。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吸毒人员复吸率在90以上,只要吸毒人员新增速度高于10,毒品市场就愈来愈大,就会出现越打越多的窘境。“所以要从根本上消除毒品危害,最主要的还是全民禁毒意识的加强,大家都防范毒品,毒品才没有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