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胎盘早剥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是指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重型是指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3。
出血有哪些明显特点?胎盘的早剥的阴道出血,会同时伴有持续性腹痛、子宫不放松。
轻型胎盘早剥
以外出血为主,出血量可较多,色暗红,轻度腹痛。
重型胎盘早剥
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至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阴道外出血量少或无,而以内出血为主,往往形成胎盘后血肿。
当内出血(隐型胎盘早剥)达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也会冲开胎盘边缘与胎膜,流出阴道。
胎盘早剥是为什么呢?
胎盘早剥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血管病变
当孕妇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及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全身血管发生病变(包括胎盘底蜕膜的小动脉血管痉挛或石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机械性因素
?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摔倒腹部直接触地等外伤;
?医生行胎位矫正外倒转术;
?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部下降牵拉脐带;
?其他因素
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使子宫内压骤然降低,子宫突然收缩,也可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孕产妇长时间采取仰卧位,子宫静脉压突然持续升高,有可能会千万脱胎盘静脉床淤血或破裂,胎盘自子宫壁剥离下来。
胎盘早剥对母婴的影响有哪些呢?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个别极轻型胎盘早剥于临产前可无明显症状,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早剥处有凝血块痕迹。
病情严重时会发生重症:DIC与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如何预防胎盘早剥?1、孕妇应按期进行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慢性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更应加强产检;
2、妊娠晚期避免仰卧位及腹部外伤;
3、医生在纠正胎位异常进行外倒转术时要轻柔操作;处理羊水过多或双胎分娩时,要避免宫腔内压骤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