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放化疗在直肠癌保功能手术中的应用
新辅助放化疗即术前放化疗,具有使肿瘤缩小和降期,增加保肛机会,减少手术时肿瘤细胞的播散,预防转移等优点。通过有效的术前新辅助治疗,肿瘤远端切缘在1.0cm范围内是安全的,吻合口复发并无增加。Glimelius等]综合篇文献涉及例病人进行系统评价,证实术前化放疗可增加低位直肠癌手术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机率。基于这些研究,对于以往认为不能行保肛手术的病例,其中有部分患者通过有效的术前放化疗使肿瘤缩小和降期后可行保肛手术。欧美国家已经倾向于在术前使用放化疗以增加T3-4、N1-2患者的手术切除率,目前认为,以下情况可以从新辅助治疗中受益:1.中下段直肠癌,体积较大而固定;2.影像学提示为T3~4期或组织学分化较差而不伴有远处转移;3.影像检查提示直肠癌可能存在直肠系膜内或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或侵犯膀胱、前列腺、宫颈或阴道后壁,或侵犯肛管。对于高位、体积较小,伴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浸润深度在T1~T2期范围内,不伴有系膜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无法从新辅助放化疗中明显受益,不建议行新辅助放化疗。
放化疗与手术日期间隔时间是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新辅助放疗后肿瘤细胞出现坏死、凋亡到最终完全纤维化需要一个过程。放化疗与手术日期间隔时间太短,效果不明显,不仅达不到提高保肛率的目的,且手术难度增大,易出血。增加手术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会阴部切口裂开等)。间隔时间太长,对于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有可能延误病情,失去手术时机。法国的一项随机试验研究从病理学改变、淋巴结侵袭减少、治疗有效率等方面证实时间间隔6-8周者效果较佳。研究表明,一味的延长放化疗至手术之间的时间,是否能提高保肛率及降低局部复发,尚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