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尿瘘是指泌尿生殖瘘,是指人体泌尿道与生殖道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
病人无法自主排尿,表现为尿液自阴道外流。 根据发生的部位,尿瘘分为膀胱阴道瘘、膀胱宫颈瘘、尿道阴道瘘、膀胱尿道阴道瘘、膀胱宫颈阴道瘘及输尿管阴道瘘。以膀胱阴道瘘最多见。
(二)病因 泌尿生殖瘘的病因很多,以产伤和妇科手术损伤为主,其他原因引起者罕见。
1.产伤产伤引起尿瘘占90%以上。
2.妇科手术损伤妇科手术所致尿瘘发生。
3.其他膀胱结核、生殖器放射治疗后、晚期生殖道或膀胱癌肿、宫旁注射硬化剂治疗子宫脱垂不当、长期放置子宫托、膀胱结石以及先天性输尿管口异位畸形等,均能导致尿瘘,但并不多见。
(三)临床表现
1.漏尿尿液自阴道不断流出而无自主排尿。
2.外阴皮炎由于尿液长期刺激,外阴部甚至大腿内侧常出现皮炎,外阴不适、瘙痒;范围较大,继发感染后,病人感外阴灼痛,行动不便。
3.尿路感染可引起尿道逆行感染,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等。
4.闭经或月经稀发有的病人出现长期闭经或月经减少,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创伤有关。
(四)辅助检查
1.亚甲蓝试验方法是将ml稀释亚甲蓝溶液经尿道注入膀胱,若见到有蓝色液体经阴道壁小孔溢出者为膀胱阴道瘘;蓝色液体子宫颈外口流出者为膀胱宫颈瘘;阴道内流出清亮尿液,说明流出的尿液来自肾脏,则属于输尿管阴道瘘。
2.靛胭脂试验亚甲蓝试验瘘孔流出清亮液的病人,静脉推注靛胭脂5ml,10分钟内见到瘘孔流出蓝色尿液,确诊为输尿管阴道瘘。
3.膀胱镜检查了解膀胱内情况,有无炎症、结石,特别是瘘孔的位置及数目。必要时进行双侧输尿管插管。
4.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了解双侧肾功能及输尿管有无异常,用于诊断输尿管阴道瘘、结核性尿瘘和先天性输尿管异位。
(五)治疗原则 根据病因采取手术治疗为主,少数病人保守治疗。手术时间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器械损伤所致的新鲜清洁瘘孔一经发现应立即手术修补。坏死型尿瘘或伴感染的应等3~6个月,待炎症消除、瘢痕软化、局部血供恢复正常后再行手术。
(六)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适当体位对有些妇科手术后所致的小瘘孔,给予保留尿管,并根据瘘孔的位置采用正确的体位,使小瘘孔自行愈合。一般采用使瘘孔高于尿液液面的位置。
3.保证液体入量,应嘱咐病人多饮水,一般每日入量不要少于ml,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输液,达到稀释尿液、自动冲洗膀胱的目的,减少漏出的尿液对病人皮肤的刺激。
4.做好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每日用低浓度的消毒液坐浴,常用的有1:的高锰酸钾和0.02%的碘附溶液等。
局部湿疹的病人,可在坐浴后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然后涂氧化锌软膏,使局部干燥。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老年妇女和闭经者遵医嘱术前一周开始服用雌激素,或阴道局部应用含雌激素的软膏,以促进术后阴道上皮生长,有利于伤口愈合。
6.健康教育
(1)病人出院后应按医嘱服用药物。
(2)出院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
(3)如出现咳嗽、便秘等应积极治疗。
(4)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的饮食,注意粗细粮的搭配。
(5)如再次医院就诊。
(6)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清洗外阴,勤更换内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